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世界冰壶锦标赛上,中国冰壶队以出色的表现斩获男子组铜牌,创造了中国冰壶运动在世锦赛上的历史最佳战绩,这支由年轻选手组成的队伍在为期两周的激烈角逐中,凭借稳定的发挥和顽强的斗志,完美体育赢得了全球冰壶爱好者的赞誉。
本届世锦赛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队伍参赛,中国队在小组赛阶段表现抢眼,以8胜3负的战绩排名第三,成功晋级淘汰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以7比5力克传统强队瑞典,首次闯入世锦赛四强,尽管在半决赛中以4比6惜败于卫冕冠军苏格兰队,但在随后的铜牌争夺战中,中国队以9比3大胜美国队,最终站上领奖台。
中国队的核心选手王智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比赛我们准备了很久,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铜牌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肯定,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与世界顶尖队伍的差距,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王智宇在本届赛事中投壶成功率高达87%,成为中国队的关键得分手。
冰壶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壶队曾获得铜牌,实现了中国冰壶在冬奥会上的突破,而此次男子队的出色表现,标志着中国冰壶运动的整体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冰壶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推广和专业训练体系的完善,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冰壶运动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本届世锦赛的冠军由苏格兰队夺得,他们在决赛中以8比4击败挪威队,成功卫冕,挪威队获得银牌,女子组的比赛同样精彩,瑞士队以6比5险胜韩国队,摘得金牌。
冰壶运动起源于16世纪的苏格兰,是一项结合技巧与策略的团队运动,比赛时,每队四名选手轮流将重约20公斤的花岗岩壶推向赛道另一端的圆心区域,通过精准的投壶和擦冰控制壶的滑行路线和距离,冰壶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更强调团队的默契与战术配合。
中国冰壶运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近年来,国内冰壶场馆数量显著增加,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相继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冰壶场地,各级青少年冰壶赛事也逐渐增多,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中国冰壶协会还积极引进外籍教练,提升训练水平,现任中国男子冰壶队主教练、加拿大籍名帅马塞尔·罗克表示:“中国选手的学习能力和拼搏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进步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尽管取得了突破,中国冰壶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加拿大、瑞典等传统强队相比,中国队在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上仍有差距,冰壶运动的高门槛(如场地要求和装备成本)也限制了其在国内的普及,对此,中国冰壶协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校园冰壶计划”,通过简化规则和器材,让更多青少年接触这项运动。

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对中国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冰壶的进步有目共睹,他们正在成为世界冰壶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举办更多国际顶级冰壶赛事。”
随着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临近,中国冰壶队已将目标锁定在站上冬奥会领奖台,队员韩雨表示:“铜牌只是起点,我们会以更刻苦的训练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队的下一站将是年底的亚太冰壶锦标赛,届时他们将与日本、韩国等队伍争夺冬奥会资格赛的入场券。
冰壶运动的魅力在于其“冰上象棋”般的策略性和瞬息万变的比赛节奏,每一次投壶都可能改变战局,而团队的信任与协作则是取胜的关键,中国冰壶队的这次突破,不仅为国内冰雪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冰壶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亮色。
随着中国冰雪运动的持续升温,冰壶有望成为继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之后的又一热门项目,而中国冰壶队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人踏上冰面,感受这项古老运动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