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一场别开生面的中法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北京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以“青春无界,友谊长存”为主题的赛事,不仅展现了两国年轻运动员的竞技风采,更成为体育外交的又一典范,通过体育这一无国界的语言,中法两国在文化、教育、人文交流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双边关系注入新活力。
体育外交并非新鲜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便为中美关系破冰发挥了关键作用,体育赛事依然是完美体育国与国之间增进理解、化解分歧的重要桥梁,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在赛后采访中表示:“体育是超越政治与文化的共同语言,这场友谊赛让我们看到两国年轻一代的默契与潜力。”
近年来,中法两国在体育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从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的“中法足球年”,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的系列预热活动,体育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亮点,此次青少年足球赛更是延续了这一传统,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里昂、马赛等城市的16支队伍参赛。
比赛分为U15和U18两个组别,采用混合编队形式,中法球员共同组队竞技,这种独特的安排旨在打破国籍界限,培养团队精神,来自上海的小球员李明(化名)表示:“和法国队友一起训练时,我们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适应不同的战术风格,但这让我们学到了更多。”

法国教练皮埃尔·杜邦则高度评价中国青训体系的进步:“中国年轻球员的技术和纪律性令人印象深刻,而法国足球的创造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新思路。”赛事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文化工作坊,包括法语基础课、中国传统书法体验等,进一步促进人文交流。
这场赛事的意义远超竞技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体育研究所专家指出,青少年体育交流是“播种机”,能培养长期友好的民间基础。“当这些孩子未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他们记忆中的跨国友谊将成为双边关系的润滑剂。”
法国体育部官员也强调,体育合作是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即将接踵而至,两国计划在体育产业、职业培训、反兴奋剂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以此次友谊赛为起点,中法两国已达成多项后续合作意向,包括互派青训教练、联合举办国际邀请赛等,北京市足协秘书长透露,未来将推动更多城市加入这一交流机制,并探索与非洲、拉美国家的三方合作模式。
体育外交的“溢出效应”逐渐显现,赛事期间,中法企业签署了多项体育科技合作协议,涉及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等前沿领域,法国某运动品牌负责人表示:“中国市场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极高,体育合作为我们打开了新机遇。”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将竞争转化为共赢,将差异转化为互补,中法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民心相通的实践,随着两国在体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体育外交将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