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男足主帅人选的完美体育讨论再度成为国内足坛焦点,此前有传闻称,成都蓉城主帅徐正源可能成为国足新帅的候选之一,而知名足球评论员潘伟力也在分析中指出,尽管徐正源的执教能力得到认可,但其战术体系可能难以在国家队层面实现,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外界对国足未来的战术方向产生新的思考。
徐正源自2021年执教成都蓉城以来,带领球队从中甲冲超成功,并在中超赛场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他的战术风格强调高位逼抢、快速转换和团队协作,尤其在防守反击和边路进攻方面颇具特色,成都蓉城在他的调教下,成为中超赛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多次在对阵传统强队时爆冷取胜。

国家队与俱乐部在人员配置、备战周期和战术执行层面存在巨大差异,俱乐部可以长期磨合阵容,而国家队集训时间有限,球员来自不同俱乐部,战术理解和执行力参差不齐,徐正源在成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对球队的长期打造,而国足短期内难以复制这样的体系,国足目前缺乏能够完美执行高位逼抢和快速转换的球员,这也让他的战术理念面临现实挑战。
足球评论员潘伟力在近期的一档节目中分析称,徐正源的战术理念虽然先进,但在国家队层面可能“水土不服”,他指出,国足长期以来缺乏稳定的战术体系,球员个人能力与亚洲一流强队存在差距,如果强行推行高位逼抢或复杂战术,反而可能因执行不到位而适得其反。
潘伟力认为,国足现阶段更需要一位能够“因地制宜”的主帅,而非单纯追求战术先进性,他举例称,里皮执教时期曾尝试推行更现代化的战术,但由于球员能力不足,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国足选帅不仅要考虑教练的战术水平,还需评估其能否在现有人员条件下找到最优解。
中国足协尚未明确国足新帅的人选标准,但外界普遍认为,新帅需要在短期内提升球队战绩,同时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徐正源的优势在于他熟悉亚洲足球,且在中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他的战术体系是否适合国足仍需谨慎评估。
相比之下,一些擅长防守反击或稳守突击的教练可能更适合当前国足的实际情况,此前执教国足的扬科维奇虽然未能率队取得理想成绩,但其稳守为主的战术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球员个人能力的不足,无论最终选择哪位教练,足协都需要在战术适配性、球员特点和短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徐正源是否适合国足,球迷和专家意见不一,部分球迷认为,国足需要一位敢于改革的主帅,徐正源的激情和战术创新或许能带来改变;而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国足现阶段更需要务实,而非冒险尝试新体系。
前国脚范志毅在采访中表示:“教练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否让球员发挥出最佳水平,国足的问题不仅仅是战术,还有心理和执行力。”这一观点也反映出,国足选帅不能仅看战术理论,还需考虑更衣室管理和球员心理调节能力。

徐正源的执教能力毋庸置疑,但国家队的环境与俱乐部截然不同,他的战术理念能否在国足落地仍存疑问,潘伟力的分析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先进的战术需要合适的球员来执行,而国足目前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论谁接手国足,都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带领球队走向正轨。